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不在保密了,4招让你葡萄上色增甜

[复制链接]
作者:夜梦 
版块:
农业技术 农药应用 发布时间:2020-3-19 10:14:14
9074

管理员

积分
229
夜梦 发表于 2020-3-12 15: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葡萄上色增甜一直是葡萄果农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后期枝条木质化和着色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与部分人认为后期枝条木质化快,葡萄着色就好,但有是认为枝条半木质化时着色更好。到底孰是孰非?笔者根据在河北主要葡萄生产区的调查研究结果分享给大家,仅供广大果农参考。 2015年的时候,在我接触到的河北邯郸、望都、等很多葡萄园区中,出现了大面积的着色障碍问题,这个时间正是葡萄栽培快速发展时期,在夏黑葡萄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夏紫、夏红、夏青,总之是不黑。  这也叫很多种植者叫苦连天,也叫一些大园区技术管理苦恼不已。由于是新建园区,挂果量并不大(1500斤),不存在负载量过大问题,却出现的了部分葡萄着色障碍,这给葡萄生物学特性是相悖的。在成安县1个冷棚夏黑葡萄园,色泽和果粉都很漂亮,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结果枝枝条是翠绿色的!这个细节叫我感觉葡萄上色与枝条成熟度之间是有联系的。  此后一段时间我始终注意观察上色好的葡萄树体的长势、枝叶颜色、枝条长度、叶片大小等等细节,直至今日。期间我收集了大量的葡萄上色期的图片,使我坚信,葡萄上色期枝条的颜色确实与上色的好坏有密切联系,或者说,上色期营养的调控决定果实自然上色的好坏!从诸多葡萄园看看上色期枝条木质化程度存在何种关系,从而验证上述争论的结果谁对谁错。  现在我把搜集的葡萄果实上色的图片呈现出来,一起感受一下。


上图取自河北邢台某著名园区,绿枝着色特点明显。特别是着色初期木质化严重的,颜色偏淡(发红),酸度高,适口性差。
上图是温室主栽品种,温室环境生长效率低,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葡萄着色较差,产量高于2500\亩以上,着色变差,同时木质化程度极高,相反的冷棚和露天栽培的,枝条木质化较轻的,产量较高依然自然上色良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积分
8
试用版_fishh 发表于 2020-3-12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积分
229
夜梦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5: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是欧亚种的A17,晚熟品种,仍能绿枝着色,且果粉糖度良好。充分说明早熟和晚熟品种绿枝上色没有明确的界定。
下面我给大家绍一下今天给我们分享经验的葡萄种植高手----望都县胡国庆胡先生,徐先生热衷于学习葡萄知识,钟爱葡萄种植,而且还是农夫稼园产品的忠实粉丝,28亩葡萄整个生育期基本都是用的农夫稼园产品。
胡先生分享整理如下:
一、水分管理    
葡萄进入着色期,要注意控水和排水管理。    
首先是人为浇水要控制,除非是特殊干旱天气,应适量灌水,避免大水漫灌水分过多会影响糖分积累,着色缓慢,降低品质和风味。其次就是修建好排水沟,防止土壤积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因为葡萄根系在土壤含氧量15%以上时,根系生长旺盛,当含氧量降至5%时,葡萄根系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细根开始死亡。当含氧量降至3%以下时,根系因窒息死亡。    
土壤水分饱和时,迫使根系进行无氧呼吸,积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死亡。因此,葡萄园一定不能积水。    
二、土壤管理    
葡萄进入着色期,   
1、在着色初期,土壤追肥后进行一次充足灌水后覆盖地膜,既可以保墒防止过分干旱,又可以防止外界降雨过多进入土壤。     
三、葡萄着色初期施肥管理    
葡萄着色期,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对提高葡萄糖分,改善浆果品质,促进新梢成熟,都有作用。    
在第一次嘭果时期,施肥要以农夫稼园高磷水溶肥为主(不用高钾,避免枝条过早木质化)。叶面补充农夫稼园有机钙。土壤冲施桶装高浓度有机钙。


叶面补充农夫稼园奶肥增加蛋白质,配合补充有机钙、有机硼:
喷施时间:遇气温高,浓度宜低,防止灼伤叶片。选择无风多云天或阴天进行,晴天应在晨露干后至10时前或16时后进行。避免在晴热天午间施用。   
喷施部位:以喷叶片为主,尤其是喷叶背面。



第二次膨果期,也是在葡萄着色增甜期时,很多人为了追求增糖上色,使用大量钾肥,但是如果天气不好或产量过高时,轻则上色困难果粒发软,严重时出现果穗干梗掉粒,叶片缺镁失绿,提前老化。尤其是我国南方降雨量大,土壤容易缺镁,因此在冲施“农夫稼园膨果着色高钾”水溶肥的同时,还要重视“农夫稼园有几镁”的补充,可有效提高葡萄品质,防止葡萄裂果的发生。  



四、加强着色增甜病的防治    
葡萄着色增甜病的危害症状:    
主要表现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往往在果穗的尖端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在有色品种上,病果粒色泽暗淡。    
在白色品种上病果粒表现为水渍状,感病果粒糖度降低,味很酸,果肉逐渐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    
发病原因是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而导致的生理机能失调所致。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适量增施“农夫稼园着色型高钾水溶肥”,提高树体抗病力。



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合理修剪,增大叶果比,以减轻该病发生。    
对主梢叶适当多留,一般留12-15片叶。在植株生长势弱的情况下,一般应每枝只留1穗果,保证果实品质。    
于旱季节及时灌水,低洼园子注意排水,及时锄草,勤松土,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试用版_牛奶 发表于 2020-3-13 15: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试用版_YX 发表于 2020-3-19 1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出售广告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