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着色度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内群体的消费习惯,苹果色度决定苹果的商品价值。但是,近年来苹果摘袋后发黄不上色的情况在老古偶果区山东烟台、山西灵宝等时有发生。昕爵国际技术中心专家组根据在全国各地苹果产区的调研结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硼砂使用过量或含硼过高的叶面肥喷得过多,都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硼砂春天施用,每棵树不能超过150克,应用100克左右为宜,超量施用,将会引起苹果发黄不上色,而且一发黄就持续3年。目前,含硼的叶面肥很多,有些果农苹果生长期多次喷布单剂硼肥,结果导致果树吸硼过多,也出现果实发黄不上色的根系硼中毒现象。(解决方案:不用底施,花钱花后用肥万钾加昕爵有机硼喷施两次即可) 2、环剥过重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环剥过重,地下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能上升,树上叶片吸收的营养不能回流,这样就容易导致苹果树势下降,果实由于营养贫乏,出现发黄现象。(解决方案:用昕爵控旺型冲施肥代替环剥,让苹果树免受环割之苦及带来的副作用) 3、持续高温影响果实上色“立秋”以后,如果连续出现10多天35℃左右的高温,袋内温度达到50℃会影响促进着色物质花青苷的形成,从而出现果实发黄不上色的现象。(解决方案:根据苹果品种适时套用透光均匀且适中的果袋: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和总体枝叶量,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适时浇水,调控地上、地下温度。用昕爵“防晒剂”叶面喷施,降温保湿。) 4、摘袋时间过晚,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中熟品种,如嘎啦、珊夏等,如果与红富士苹果同时摘袋,会出现不上色现象。嘎啦苹果摘袋较早,一般在9月以前,若晚摘6~7天,果实发黄不上色。红富士苹果在10月初摘袋较合适,超过10天以上延迟到10月中旬摘袋,果实会出现发黄不上色现象。遇霜,也会出现不上色现象。(解决方案:适时摘袋,苹果采摘前一个月,用昕爵“艳果”叶面喷施,加速着色素花青苷的形成和转化,生产上一般喷施3次。) 5、果实采收期,白天、晚上温差小以及气候干燥也会引起果实发黄不上色 昼夜温差小,不利果实上色。摘袋后天气干旱,许多果园没有及时浇水,结果导致苹果不上色。(解决方案:适时浇小水、切忌大水漫灌,继续喷布昕爵“艳果”)
|